化學治療(簡稱化療) 是常見的癌症治療方式之一。
許多人聽到「化療」兩個字,腦海中常浮現掉頭髮、嘔吐、虛弱的畫面。化療的確會帶來一連串副作用,但不只限於掉髮,也不代表每個人都會出現同樣的反應。
那到底化療副作用有哪些呢?當副作用出現了,我們該如何做生活上的調整?
本篇文章將帶你認識:
- 什麼是化學治療?
- 為什麼會有副作用?
- 最常見的化療副作用有哪些?
- 運動可以幫助維持治療期間的生活品質嗎?
什麼是化學治療?

化療,全名是化學治療,一種利用特殊化學藥物來對抗癌症的治療方式。這些藥物的主要目標是破壞或減緩癌細胞的生長。
化療的概念來自於人們發現芥子氣可以殺死淋巴組織和骨髓的細胞。
由於癌細胞通常比身體裡的多數正常細胞生長得更快、更頻繁。因此,化療藥物被設計成能夠攻擊快速生長的細胞,阻止它們繼續擴散。
為什麼會出現化療副作用?
化療是一種全身性治療,藥物會透過口服或靜脈注射等方式,作用於身體細胞。
在攻擊癌細胞的同時,也會影響到一些快速分裂的健康細胞,因而出現化療副作用。例如:
- 不斷生長的毛髮(掉髮)
- 製造血球的骨髓(貧血)
- 不斷翻新的皮膚(皮膚乾癢、指甲脆弱)
但好消息是,大多數的化療副作用會在治療結束後慢慢改善。
常見的化療副作用有哪些? 5 類常見的身體變化

第 1 類|外觀與皮膚變化
- 掉髮:頭髮稀疏到全身毛髮脫落,多為暫時性
- 皮膚 / 指甲:皮膚乾燥、敏感、出疹,指甲脆弱或脫落
第 2 類|全身感覺
- 癌因性疲憊:持續感到虛弱,即使治療結束仍可能存在
- 部分患者體重增加或減輕
- 發燒、肌肉無力
第 3 類|消化與口腔問題
- 噁心 / 嘔吐
- 食慾下降、味覺改變
- 口乾 / 口腔潰瘍
- 便秘 / 腹瀉
第 4 類|血液、神經與感官影響
- 白血球下降:感染風險增加
- 貧血:臉色蒼白
- 周邊神經病變 :手腳麻木或刺痛
- 認知功能下降(化療腦)
第 5 類|心理、性功能與長期影響
- 情緒困擾:焦慮、憂鬱、睡眠品質下降
- 性功能下降、生育能力受影響、女性提早停經
- 長期可能出現心臟、肺部問題或持續神經病變
常見的化療副作用整理表
常見副作用 | 發生比例 |
---|---|
噁心和嘔吐 | 79.3% |
癌因性疲憊 | 74.7% |
食慾不振 | 65.5% |
味覺改變 | 60.9% |
掉髮 | 60.0% |
口乾 | 51.7% |
便秘 | 51.7% |
運動如何幫你維持生活品質? 4 大機制詳細解析
運動能為癌症患者帶來許多好處,增強體能、維持健康,讓我們能應對化療帶來的挑戰。其機制可分為四大類:
機制 1|提升身體素質與耐受力
- 維持心肺功能:有氧運動能維持心臟功能,使心肺更有效率地輸送氧氣和營養,加強身體的耐受能力。
- 維持肌肉力量與體能:重量訓練能增強肌肉力量,維持治療期間的肌肉與骨質。
機制 2|調整生理機能
- 部分副作用可能與發炎有關,運動可以降低 C 反應蛋白(發炎的指標)。
- 調整代謝與激素:運動能改善身體組成,例如增加肌肉量。同時還能調節代謝與激素,如胰島素和類胰島素生長因子-1(IGF-1)。高濃度的胰島素與 IGF-1 可能促進腫瘤生長,運動可以幫助維持健康的體內環境。
機制 3|維持神經系統運作
- 運動對化療腦非常重要,能維持大腦的血液灌注。
機制 4|幫助入睡
- 穩定情緒與睡眠:運動能維持癌症患者的心理健康,並幫助入睡。好的心理狀態可以增強患者面對身體不適和治療壓力的能力。
化療期間運動的概念與注意事項

不同種類運動對身體的好處整理
運動類型 | 維護重點 |
---|---|
有氧運動(快走、游泳、跑步) | 體能、認知功能、身體組成、對不良環境的耐受能力 |
重量訓練 | 體能、認知功能、身體組成、肌力、生活品質 |
瑜伽、太極、氣功 | 認知功能、睡眠、情緒、心理幸福感、社會支持提升 |
間歇訓練 | 體能 |
運動形式與時間、強度建議
- 有氧運動與重量訓練:維持心臟健康、體能,與認知功能。
- 建議先以 有氧運動(如快走) 為主,若有餘力,再進行重量訓練。
- 有氧運動每次至少 15 分鐘。
- 重量訓練一週至少一次,每次 45-60 分鐘,至少間隔一天。用可以做 10-15 下的重量,每個動作 2-3 組。
- 瑜珈、太極拳、氣功有助於睡眠。
- 雖有文獻推薦高強度間歇訓練,但建議最多至中強度間歇訓練,避免過度疲勞。
每週運動安排範例
星期 | 一 | 二 | 三 | 四 | 五 | 六 | 日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運動項目 | 快走 15 分鐘 | 慢跑 / 飛輪 20 分鐘 微喘 | 快走 15 分鐘 | 重量訓練 45 分鐘 | 休息 或瑜珈 | 慢跑 / 飛輪 20 分鐘 微喘 | 快走 15 分鐘 |
(以上範例僅供參考,實際運動安排應依個人身體狀況與醫療建議調整。)
化療期間的運動注意事項
由於化療期間可能出現白血球不足、貧血、血小板不足等狀況,應注意以下事項:
- 運動前請經過主治醫師同意。
- 若身體明顯不適而無法運動,務必以休息為優先。
- 化療前三天內應避免中強度以上的運動,以免影響免疫力與恢復。
- 運動時,應選擇通風良好、人少且乾淨的場所,降低感染風險。
- 若希望更安全、有效率地進行運動,也可尋求癌症訓練教練的協助,獲得客製化的運動建議與指導。
化療期間的生活調整 3 大提醒

生活調整 1|飲食與噁心管理
- 噁心與嘔吐
- 建議少量多餐,選擇清淡易消化食物,餐後避免馬上躺下。
- 過甜、油膩或辛辣食物可能增加腸胃不適。
- 若擔心化療時會嘔吐,可與醫師討論化療前是否服用止吐劑預防。
- 食慾下降 / 味覺改變
- 建議多吃高蛋白、高熱量食物,補足需要的熱量。
- 避免過鹹或油膩。
- 味覺改變時,可嘗試不同口味。
- 便秘或腹瀉
- 便祕可多喝水,食用高纖食物。
- 腹瀉時可補充水、香蕉。
生活調整 2|衛生與感染防護
- 口腔問題
- 化療前,建議先請牙醫洗牙,處理有狀況的牙齒。
- 定時洗牙與病使用溫和無酒精漱口水維護口腔健康。
- 食用溫和好入口的食物,避免刺激性(太酸、太辣、太鹹、太硬)的食物。
- 勤洗手,外出戴口罩。
- 食物必須煮熟,禁生食。
- 避免前往人多或有人感冒的地方。
生活調整 3|其他副作用與緊急狀況
- 脫髮
- 屬於暫時性副作用,可先戴帽子、假髮;洗髮用品應溫和,並輕柔按摩頭皮。
- 周邊神經病變
- 小心使用尖銳物品。
- 若平衡感或肌力受影響時,應小心跌倒。
- 皮膚 / 指甲
- 可使用乳液保濕;外出時應做好防曬(選用係數 PA+++ 或 SPF30 以上的防曬乳)。
- 建議戴手套做家事。
- 若長青春痘,建議保持臉部清潔,勿摳痘痘。
- 腎功能
- 多喝水,並注意排尿狀況。
- 異常狀況如排尿時灼熱或疼痛、持續頻尿、尿液呈紅色,和無尿,建議與你的主治醫師討論。
- 性生活 / 生育
- 治療前與醫師諮詢生育計畫。
- 有發燒、寒顫、腹瀉不止、排尿灼熱、異常的陰道分泌物與人工血管紅腫狀況,建議就醫諮詢主治醫師。
(以上內容僅為一般資訊分享,非個人化建議。實際飲食調整請尋求主治醫師或營養師建議進行。)
掌握方法,讓化療生活更可控

化學治療是常用的癌症治療方式,但同時也會帶來許多影響生活的挑戰。
從嘔吐、掉髮、癌因性疲憊、食慾下降,到口腔、消化、神經系統,這些化療副作用時常讓患者在身心承受龐大的壓力。
透過正確的生活調整,例如飲食管理、注意口腔與皮膚保養,以及良好的衛生習慣,可以維持生活品質。同時,規律且適度的運動更能提升身體韌性,讓我們更有力量面對化療副作用的挑戰。
每位患者的身體狀況不同,化療副作用的表現也會有所差異。因此,最重要的是與醫療團隊保持良好溝通,及時反應身體的不適,並在安全範圍內進行運動與生活調整。
當我們理解副作用,並掌握合適的因應方法,不僅能減輕治療過程中的不適,也能在心理上更有準備,一步步度過挑戰。
(以上內容僅為一般健康資訊與科普分享,並非個人醫療診斷或治療建議,如有健康疑慮,請務必諮詢醫師。)
化療副作用 FAQ 專區
罹癌後,一定要化療嗎?
不一定。看你罹患的癌症種類與期數,由主治醫師決定。
化療期間可以運動嗎?
可以的。但需先經主治醫師同意。考量到化療期間會裝置人工血管,或有癌疲憊的狀況,可參考以下兩篇文章:
1. 化療裝人工血管可以運動嗎?9 個安全關鍵一次看
2. 化療後體力差別拖!一次掌握癌因性疲憊的 4 大核心關鍵
化療期間可以吃中藥嗎?
有兩派說法。一派為避免西藥與中藥之交互作用,建議避免服用中藥。另一派則認為,部份中藥可能有助於減輕化療副作用。
若你有意願服用中藥,一定要事先與主治醫師討論,並尋求合格的中醫師,確保治療安全與一致性,避免增加身體風險。
化療期間可以繼續工作嗎?
部份病患化療期間仍維持工作。工作能幫助轉移注意力,也比較不會胡思亂想,但應量力而為。
如有疑慮,應與主治醫師討論。
化療後多久頭髮會長回來?
因人而異。有些人半年內,有些人則需要一年。
參考資料
參考資料 1:Altun, İ., & Sonkaya, A. (2018). The Most Common Side Effects Experienced by Patients Were Receiving First Cycle of Chemotherapy. Irani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, 47(8), 1218–1219. https://pmc.ncbi.nlm.nih.gov/articles/PMC6123577/
參考資料 2:Bai, X. L., Li, Y., Feng, Z. F., Cao, F., Wang, D. D., Ma, J., Yang, D., Li, D. R., Fang, Q., Wang, Y., Jiang, X. F., Huang, D. H., Li, X. Y., Guo, J. K., Zhao, N., Li, Z. T., Ma, Q. P., Wang, L., Wu, Q. J., & Gong, T. T. (2025). Impact of exercise on health outcomes in people with cancer: an umbrella review of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-analyse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.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, 59(14), 1010–1020. https://doi.org/10.1136/bjsports-2024-10939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