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玫瑰同行:裝置人工肛門的 4 個生活與身心調適

人工肛門
目錄

每位大腸直腸癌患者可能都會有個共同疑慮:如果手術後無法保留肛門,可能需要裝置人工肛門。

對很多人來說,要在肚子上開一個排便出口,是非常難以接受的。甚至有患者因此延誤手術,四處尋找不同醫院,只為求避免人工肛門的可能。

人工肛門雖然會改變身體外觀,卻是幫助自己延續生命與改善健康的重要醫療處置。透過逐步生活方式調整、建立健康的日常習慣,以及心理上的適應,仍能慢慢找回一定的生活品質。

本文將分享以下四個重點:

  1. 什麼是人工肛門?
  2. 人工肛門的種類
  3. 為什麼要做腸造口手術?
  4. 4 個生活調整,包含運動、飲食、造口袋護理與心理、社會調適

讓大腸直腸癌的朋友在面對人工肛門(小玫瑰)時,能試著共存,不再恐懼。

 

什麼是人工肛門?如何區分暫時性、永久性?

人工肛門因外觀粉紅、帶有皺褶,又稱小玫瑰。
人工肛門因外觀粉紅、帶有皺褶,又稱小玫瑰。圖片來源:Canva。

人工肛門也稱人工造口腸造口,是利用手術方式,將一部分的腸道連接到肚子表面,替代原本肛門的功能,以利排便。因外觀粉紅、帶有皺褶,又稱小玫瑰

裝置人工肛門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分流糞便,或解決排便問題。由於人工肛門沒有括約肌,糞便排出之前,可能不會有便意,且無法控制排便,因此需要佩戴造口袋來收集糞便。

 

暫時性人工肛門

目的是在疾病治療期間,為受損的腸道分流糞便,避免感染,使腸道手術後可以順利癒合。

若傷口癒合良好,就可以透過手術關閉,因此稱為暫時性人工肛門。

 

永久性人工肛門

目的是用來永久取代原本的肛門。

通常發生在肛門或直腸因為疾病(如大型腫瘤或腫瘤侵犯肛門括約肌)而無法保留的情況。

這類人工肛門無法恢復腸道連續性,且必須終生伴隨患者,因此稱永久性人工肛門。

 

種類主要用途特徵與說明
暫時性治療期間分流糞便,幫助術後癒合腸道傷口癒合良好後可關閉
常用於手術後或腸道受損需要暫時分流糞便
永久性永久替代原本肛門由於腫瘤或疾病無法保留肛門
需終生佩戴造口袋
暫時性與永久性人工肛門比較

 

為什麼要做腸造口手術? 5 個常見原因一次看!

為了分流糞便,或解決排便問題,人工造口是必要的醫療處置。
為了分流糞便,或解決排便問題,腸造口手術是必要的醫療處置。圖片來源:Canva。
  1. 大腸或直腸被腫瘤堵住了,排便受影響。
  2. 手術後還沒完全癒合的腸道,糞便不能直接通過,需要暫時分流。
  3. 大腸或直腸手術傷口癒合不良,需要先將糞便分流。
  4. 腫瘤侵犯到肛門括約肌,且手術切除腫瘤後無法保留肛門。
  5. 因腫瘤關係造成腹腔裡的器官與腸道相通,為避免糞便汙染,而將糞便分流。

做腸造口手術的原因因人而異,這部份應與主治醫師充分討論。

 

人工肛門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?

裝人工肛門可能有憂鬱傾向
身體形象改變可能導致憂鬱傾向。圖片來源:Canva。

裝置人工肛門對患者來說,會帶來生理、心理與社交上的影響。例如:

生理層面

  1. 傷口與疼痛
    • 腹部及造口周圍可能會疼痛,需要每日觀察造口狀況。
  2. 造口自我照護
    • 需要學習清潔造口周圍皮膚、黏貼及更換造口袋。
    • 部份病患也可透過結腸灌洗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。
  3. 飲食與營養
    • 可能要避免可能引起脹氣或不適的食物如堅果、油炸物、洋蔥等食物。
    • 有些患者可能出現營養素缺乏(如維生素 A、D、E、K、B12、鐵、鋅等),可與醫療團隊討論補充方案。
  4. 活動與運動限制
    • 術後 6 週內避免拿取或推拉重物。
    • 可進行輕度活動,如散步;6 週後經醫師或物理治療師評估,可慢慢恢復有強度的運動。
  5. 睡眠
    • 疼痛,以及對造口的焦慮可能導致睡眠中斷或品質不佳。

 

心理層面

  1. 焦慮與憂鬱
    • 可能對身體形象改變或缺乏支持感到焦慮。
    • 常見憂鬱,尤其是獨居或缺乏家庭支持的患者。
  2. 身體形象改變
    • 造口會改變外觀,或覺得自己不再吸引人,影響自尊與自信。
  3. 無望感
    • 可能對未來感到迷茫、悲觀,甚至出現人生還有什麼意義的負面想法。

 

社會層面

  1. 社交退縮
    • 擔心造口袋滲漏、異味或發出聲音,可能減少社交活動、拒絕外出。
  2. 人際與性生活
    • 造口可能影響親密關係,患者可能擔心伴侶無法接受或性吸引力下降。
  3. 工作與經濟
    • 擔心造口影響工作能力,尤其是需要提重物的行業。
    • 造口用品費用及取得便利性,也可能造成經濟壓力。
  4. 家庭與支持系統
    • 缺乏家庭支持會增加適應困難,影響生活品質。

 

造口人生不受限!4 大生活調整一次掌握

有人工肛門的病患建議穿束腹帶運動。
建議穿束腹帶運動。圖片來源:Canva。

生活調整 1|運動

有人工肛門的病患可以運動。以下介紹列出運動前、中、後的注意事項。

運動前準備

a. 取得醫療人員允許

運動前需請醫療人員評估以下幾點:

  • 術後評估身體與人工肛門的狀況
  • 是否有運動禁忌?
  • 是否需要搭配復健或物理治療?
  • 其他需要注意的生活細節?

以上問題,可以確保後續的運動計畫更安全。

 

b. 讓癌症訓練教練知道你的狀況

一旦醫療人員允許運動,除了快走、超慢跑,在進行其他運動前,建議尋找癌症訓練教練進行客製化運動安排,並主動提供教練以下資訊,讓教練安排適合的訓練內容,保護你的安全:

  • 目前是否有人工肛門?位置?
  • 目前的治療階段?或是否正在進行其他治療?
  • 正在服用的藥物有哪些?
  • 身體目前是否有不適?
  • 其他病史與家族史

若正在化療,有裝人工血管,可參考《化療裝人工血管可以運動嗎? 9 個安全關鍵一次看》。

 

c. 寬鬆穿搭、保持乾淨

運動前,建議穿著寬鬆透氣的運動服裝,並保持人工肛門與造口袋的清潔。

如有任何需求,請不要害羞,應主動告知教練,照顧好自己才是第一優先。

 

運動中注意事項

運動時應注意以下狀況:

  • 術後應先以低強度活動為主,循序漸進,避免馬上做過量或劇烈運動。
  • 避免過度憋氣,如提取較大重量時的伐氏呼吸法 (valsalva maneuver),以減少造口旁疝氣或傷口拉扯。
  • 避免做彎腰、扭動的動作,如仰臥起坐
  • 建議穿著束腹帶或腰帶,固定人工肛門,並在專業指導下逐步增加運動強度。
  • 避免參與會與人碰撞的運動(例如柔道、籃球等)。
  • 游泳運動,可使用較小的造口袋,並穿著連身式泳衣
  • 若人工肛門有出血、回縮、脫出,應立即停止並盡速就醫。

 

運動後之照護

  • 汗水可能影響造口袋黏性
    • 運動時容易出汗,汗水可能影響造口袋的黏性。
    • 運動後應檢查造口袋是否穩固,避免滲漏。
  • 運動後需檢查人工肛門的狀況
    • 觀察外觀:正常呈圓形或橢圓形,紅潤濕潤。
    • 皮膚清潔:保持造口周圍皮膚乾淨,注意是否有異常。
  • 必要時更換造口袋
    若發現鬆脫或黏性不佳,應立即更換,確保舒適與安全。

 

生活調整 2|飲食

飲食原則參考《圖解大腸直腸癌診治照護全書》。

均衡飲食

  • 吃東西時慢慢咀嚼,有助消化。
  • 均衡飲食,攝取多樣蔬果補充纖維、蛋白質與澱粉類食物。避免吃油炸類與紅肉加工食品(如火腿)。

減少脹氣

  • 部分食物可能造成脹氣,如洋蔥等。
  • 避免汽水、含糖飲料或酒精

水分與電解質

  • 適量補充水分,保持身體水分平衡,避免便秘。

 

生活調整 3|造口袋管理

人工肛門患者需要與造口袋共存
與造口袋共存是生活調整之一。圖片來源:Canva。

以下參考《元培學報》第 22 期《一位直腸癌患者接受永久性腸造口之護理經驗》。請在醫護人員或專業護理人員指導下進行。

造口袋管理

  • 排空時機:當造口袋約 1/2 到 1/3 滿時應排空,避免過滿造成滲漏或皮膚受損。
  • 更換頻率:一般建議每週更換 2-3 次,若面板與皮膚無法緊密貼合則需立即更換。
  • 排氣:造口袋鼓起時要排氣,避免滲漏刺激皮膚。
  • 外出前準備:出門前檢查並更換造口袋,確保穩固貼合。

造口灌洗

  • 控制排便:可學習定時灌洗。
  • 灌洗方法:水溫約 37-40°C,從 600 毫升開始,逐步增加至 1000-1500 毫升。灌洗後需等待 40-60 分鐘排空糞便。
  • 不適處理:若出現腸絞痛或痙攣,暫停並深呼吸,症狀消失後再繼續。

皮膚護理

  • 觀察外觀:正常人工肛門呈圓形或橢圓形,紅潤濕潤,周圍皮膚完整。若出現黑色或破損,應立即就醫。

衣著與固定

  • 穿著:選擇鈕扣式寬鬆衣物,方便清洗並避免壓迫造口,也可幫助掩飾造口。
  • 固定袋:可使用防水、可清洗的固定袋,透過鈕扣帶固定腰部,防止糞便滲漏弄髒衣物。

 

生活調整 4|心理與社會調適

人工張們患者可以向心理師、社工或醫護人員尋求支持與諮詢
可以向心理師、社工或醫護人員尋求支持與諮詢。圖片來源:Canva。

情緒管理與心理支持

  • 造口手術後可能會有沮喪、焦慮、尷尬、憂鬱、低自尊、身體形象改變或性功能疑慮。
  • 可以向心理師、社工醫護人員尋求支持與諮詢。
  • 適時地表達
  • 早期關注:及早發現心理困擾,有助避免情緒或精神狀態惡化。

社會互動與人際關係

  • 家庭支持:與家人保持良好溝通,讓家屬了解造口護理。
  • 同儕支持:加入相關團體如癌友會,分享經驗、學習自我照護技巧。

教育與資訊獲取

  • 術前衛教:手術前多了解人工肛門評估與相關資訊。

 

生活調整項目說明
運動運動前:醫療評估、告知教練、穿寬鬆服裝、保持清潔
運動中:低強度循序漸進、避免憋氣彎腰、穿束腹、避免碰撞
運動後:檢查造口袋黏性、觀察皮膚、必要時更換造口袋
飲食均衡飲食
減少脹氣食物
避免便秘
造口袋管理造口袋管理:半滿即排空、每週更換 2-3 次
皮膚護理:觀察造口外觀、保持周圍皮膚乾淨
衣著與固定:寬鬆衣物、固定造口袋避免滲漏
心理與社會調適可向心理師或社工尋求支持
讓家屬了解造口護理
加入癌友會等團體,分享經驗
4 大生活調整整理表

 

接受與共存,學習與新身體共處

人工肛門是幫助我們戰勝疾病、延續生命的重要夥伴。圖片來源:Canva。

面對人工肛門,確實會帶來身體和心理上的挑戰,但它是幫助我們戰勝疾病、延續生命的重要夥伴。

透過本文分享的四個面向:運動、飲食、造口袋護理,以及心理社會調適,希望幫助大腸直腸癌患者逐步掌握生活主導權,從適合的運動方式、均衡的飲食選擇,到熟練的造口護理技巧,這些日常習慣的調整,都能讓我們重新適應新生活。

最重要的是,我們可以正視並接納身體的改變。透過尋求專業人士、家人與病友的支持,我們可以勇敢地表達內心感受,並從中獲得力量。人工肛門並不會限制我們的生活,它只是改變了我們排便的方式,而我們還是能享受社交、工作,甚至親密關係。

當我們學會與人工肛門共存,不再恐懼,就能與新身體一同繼續前行。

(以上內容僅為一般健康資訊與科普分享,並非個人醫療診斷或治療建議,如有健康疑慮,請務必諮詢醫師。)

 


人工肛門 FAQ 專區

每個大腸直腸癌的病人都要做人工肛門嗎?

不一定。如果腫瘤位置太靠近肛門,為了將腫瘤完整切除,可能需要做人工肛門。
詳情請與主治醫師確認。

有人工肛門可以泡澡或泡溫泉嗎?

可以。詳情可看謝政毅醫師的回覆。

有人工肛門可以出國旅遊嗎?

通常可以,但出行前建議先與醫療團隊討論,並準備足夠造口用品。

有人工肛門該如何進行性愛?

1. 換上小造口袋或不透明(膚色)造口袋。
2. 穿戴束腹帶
3. 性愛姿勢以避免壓迫、摩擦造口袋為主。

做人工肛門會不會有什麼風險?

任何手術都有風險。例如傷口感染、人工肛門脫出或皮膚炎。
多數情況下,按照醫護人員指示,注意清潔與身體狀況,生活仍可維持正常。若出現異常或不適,應立即就醫,尋求專業處理。


 

參考資料

參考資料 1:Hubbard, G., Taylor, C., Watson, A.J.M. et al. A physical activity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a stoma: a feasibility study. Pilot Feasibility Stud 6, 12 (2020). https://doi.org/10.1186/s40814-020-0560-0

參考資料 2:Nam, K. H., Kim, H. Y., Kim, J. H., Kang, K. N., Na, S. Y., & Han, B. H. (2019). Effects of social support and self-efficacy on the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of Korean ostomy patients. International wound journal16 Suppl 1(Suppl 1), 13–20. https://doi.org/10.1111/iwj.13038

參考資料 3:Michońska, I., Polak-Szczybyło, E., Sokal, A., Jarmakiewicz-Czaja, S., Stępień, A. E., & Dereń, K. (2023). Nutritional Issues Faced by Patients with Intestinal Stoma: A Narrative Review. 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12(2), 510. https://doi.org/10.3390/jcm12020510

更多精選文章